close


這部打遍競賽無敵手的片子,最佳女主角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講述黛妃意外死亡後,在英國皇室、英國政府及民間,
對於這個事件所掀起一場暗潮洶湧,
其實這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
劇情本身並沒有太大衝擊性,
黛妃不但生前話題不斷,死後仍然充滿爭議,
對於英國來說,這件事情震動了皇室,
也牽引著全世界的感情。

這部片全靠主角海倫米蘭撐起整部劇的強度,
倒也不是說其他的演員一無可取,
只是英國女王的表現實在太好了。

就連完全不了解英國歷史的我,
也能懾服在凜然英國精神之下,
氣氛從一開始平靜、嚴謹的典型英國生活,
到事件如炸彈般炸開,輿論排山倒海而來,
就像無孔不入的暴力逼人就範,
女王在高貴的自尊及媚俗的言論當中掙扎,
到底什麼是英國人最自傲的?
尊貴有禮、威武不能屈、堅忍不拔的毅力?

當這些美德與世俗的愚魯抵觸,
恐怕就成了牢籠,王者脆弱的內心赤裸裸的供人任意穿刺,
在這樣的風雲變色之下,
除了讓自己變得更堅強,抹乾因為受傷而落下的眼淚之外,
沒有更好的方法。
正如她25歲登基,
接下了大英帝國的江山,一路危機重重,靠著處變不驚,
維持了大英帝國不墜之勢,憑藉的也是典型英國精神,
當我們透過海倫米蘭的詮釋,看見她內心的壓抑及轉變,
女王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形象,她有血有肉,
是個母親,也是祖母,除了英國,還有需要她保護的親人及子民,
印象最深刻的段落,就是當女王駕車外出,
卻壞在半路的淺溪上,在人煙罕至的山谷之中,
她的形象投射在形體優美,擁有十四支分岔的公鹿上,
當牠被眾人獵補,象徵著這陣子來的風雨暴力,
已經緊繃在弦上,到了不得不發的時候了。

女王的哭泣尤其動容,觀眾們不禁同情起女王的處境。

編劇的象徵手法使用得很好,
完全表現了女王高處不勝寒,不被人所了解的孤寂,
片名雖然冠了黛妃之名,名字還放在女王之前,
整部事件雖然因為黛妃而起,主軸仍然在女王及整個英國的情感上。

最後女王並不是屈服在暴力之上,
而是因為珍惜她的子民的情感,
時代一直在改變著,強者的形象也在改變著,
我想,溫柔,就是最強大的力量。

世事總是有兩個面相,不論從哪一方看起來,都有它的立場,
而總是鈍愚的大眾,慣常使用的言語暴力,
往往殘忍直接的傷害了事實的真相。

其實無所謂真相,公理也不在多數人的口中,
真正的慈悲,就藏在時間的長久溫柔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yjane 的頭像
    maryjane

    Maryjaneのうめく

    mary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